输入复制码,即可复制
关注 公众号 发送 复制码 即可获取
只需要3秒时间
查看: 83|回复: 0

殡葬习俗小议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165

帖子

337

积分

小生

Rank: 3Rank: 3

积分
337
发表于 2014-11-1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说,意思是即使相距不远的地方,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以汉族的殡葬习俗为例,全国各地就千差万别。单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交通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表在汉族殡葬习俗上,除城市于农村在复杂程度上有所区别外,各地大同小异。
   天津殡葬习俗历来讲究重殓厚葬,即使是战胜方对待与己激战而亡的敌方将士,也是如此。传统的汉族殡葬习俗,自古盛行棺木土葬,分为殓、殡、葬三个阶段,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成份。殓,就是给尸体沐浴更衣下棺;殡,就是入殓后将灵柩停放于殡仪场馆供亲朋好友吊唁;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三个阶段,看似简单,但每个阶段程序却异常繁琐复杂。如殓分小殓和大殓,小殓在死者衣着质地上有讲究,大殓在棺木和随殓物品上有讲究;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数日,奔丧者要“披麻戴孝”; 入葬前要请人看风水、择坟地;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此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客死异乡的遗体运回原籍安葬。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一些落后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汉族殡葬习俗已渐渐为人们所摈弃,如在当前人口剧增、城市扩张,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城市土葬已为火葬、海葬、树葬等文明方式所替代;以人殉葬,请和尚、道士为亡灵“超渡”;父母去世,官员需离职回家守孝等陈规陋习已不复存在;孝子贤孙“披麻戴孝”也已改为胸佩白花、臂戴黑纱;挽歌演变为哀乐,挽词、挽联演变为送花圈。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860820528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阿抖学社,值得信赖!
阿抖学社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阿抖学社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阿抖学社 ( 蜀ICP备14032121号-4 )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1:19 , Processed in 0.085277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