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的政治环境下,大V效应让新浪微博陷入危险的境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大V变大谣的论调前面,新浪微博可以扮演被同情者的角色。仅仅从产品的市场主体来说上,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潘石屹就网络名人责任表态,我们从潘说到“可是这个地方毕竟还有其他人”中可窥一斑:新浪微博的发展,曾经得益于深耕大V模式,到如今转换为受制于大V模式的生态单一。
大V生态是博客时代向微博时代演进的代名词:自身的媒体DNA与新浪的门户思维,使得新浪微博选择了最初博客式的经营思路,围绕大V们提供内容引导,第一时间的热点事件介入。
新浪这种以博客思维做微博的单一性,无意间埋下了忧患的种子。微博本应是一个公众社交平台,却掺杂大V各自阵营里组合式的复杂意愿:除去正常的社会性诉求外,还造成话语权分配不公、营销广告意图明显,这催生大量的僵尸粉与垃圾信息的扩散;另一方面,普通用户始终难以被重视,浅化了公众层面的社交基因,导致产品依赖和信任感下降、普通用户疲态尽显。可以说,新浪微博遭遇的发展瓶颈所在,正是这种一方面集中于大V层面的虚假繁荣,一方面痛失大众用户的两极矛盾。http://pu2x8ud2.com |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