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复制码,即可复制
关注 公众号 发送 复制码 即可获取
只需要3秒时间
查看: 103|回复: 0

互联网产品模式=优良基因+资本抱团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111

帖子

224

积分

小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24
发表于 2014-6-2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马上就要成型的PPTV投资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评论,仅仅看这些天网站上的文章,我大约感受到大家对于这笔交易还是比较看好的,其实联系阿里在移动硬件上的作为,我们会发现投资PPTV也算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毕竟TV盒子马上就要推出了,这个时候来一个视频行业的先行者推动一把,也算是降低失败的风险,毕竟谁也不想像之前的阿里手机那样尴尬了。

  只不过我今天想写的东西并不完全是围绕阿里的战略投资,而是最近频频传出的收购案其背后的异同点。想想从阿里战略陌陌、丁丁优惠开始,互联网已经开始了多少笔合作,多少笔并购,多次的产品整合,已经使现在的产品体系更多的向BAT集中,无论是视频行业的爱奇艺、PPS、PPTV,连社交上的微博,移动端的地图应用高德都已经成为了BAT的旗下产品,再加上风光无限的微信以及易讯,现在巨头们的产品体系可以说到达了一种近乎垄断的情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难道小公司只能通过“被并购”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吗?

  其实产品本身并不是亟待资本的注入,需要钱去烧,去推广,但是现在大家都在讲究一个生态,单独的应用已经不能再胜任变现流量的责任,笼络单独的群体极有可能被阿里或是腾讯构建的生态所吞并,更何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品更多的是充当APP的角色,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你的自身产品做得再出色也只不过是一个强大的单位,而非整整体。别人要想搞你易如反掌。就好像即将推出的微信5.0,一个简单的街景推荐就能让很多致力于线下销售的产品失去发展动力,可见生态的可怕性。

  除了拉帮结伙去构建生态,实现流量的闭环循环之外,巨头们的收购显然还有更多其他方面的原因,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卡位移动互联网入口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点。现在俨然到了拼产品、拼服务的时代,想获得更多发展的空间和盈利的机会,那么将产品系全方面的呈现给用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有产品可以呈现,因此,随着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过渡和转移,互联网巨头收购意愿增强、力度增大为的就是趁着现在产品基因还算良好,可塑性强的时候进行自我改造,已完成自己的利用。由:http://www.68lw.com/ 收集整理jnwm发布。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860820528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阿抖学社,值得信赖!
阿抖学社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阿抖学社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阿抖学社 ( 蜀ICP备14032121号-4 )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 21:00 , Processed in 0.080012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