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复制码,即可复制
关注 公众号 发送 复制码 即可获取
只需要3秒时间
查看: 82|回复: 0

一路前行,一路歌唱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1

帖子

22

积分

新手

Rank: 2

积分
22
发表于 2014-11-25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路前行,一路歌唱
     
      清晨,耳畔又传来那轻快而熟悉的旋律,那是洒水车一路载歌而来。刹那间,心中便漾起一种无比的幸福与感动——劳动着,歌唱着,多么美好的境界!
       记得那还是大集体的时候,我家老房子的对面是一片还算开阔的田野。小满过后,秧田里便热闹起来,大清早,庄稼汉子们就在水田里扯秧,他们两手撮秧、洗秧,“哗哗”的击水声击打出了多么热烈而欢快的节奏,在这有力的节奏中,鸡鸣犬吠,黄牛项下的铃音,担水农妇瓢与桶的撞击,跫跫的足音,任何的欢笑,都是无与伦比的天籁,更加上田间歌手们拉长声音,咿咿呀呀吆喝般高唱起来,此起彼伏,远远近近的山谷里满是悠远、快活的音符,在跳跃,在回荡。年少贪睡的我常常就在这歌声中被唤醒,以至于后来总感觉到,半梦半醒中听到的这歌声,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最优美动听的田园音乐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歌声却再也没有听到过,如同隔了几个世纪一般。如今的山乡早已人散巢空,破败之状不堪入目,农田里很少有农民的影子,偶尔有零星的人影,也大多是年过六旬憔悴佝偻的老人——他们是这片土地的最后一批忠诚的留守者。繁重的农活以及滞后的农业生产,留给他们的仍然是劳累和艰辛,还有满眼的荒废的田园,山羊和野豕在其间出没——这沧桑巨变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创痛,再加上空巢老人挥之不去的衰老、孤独和苍凉,几人会有歌唱的兴致?追根溯源起来,歌唱便是集体劳动的孪生姐妹,这从古人那里早已得到了印证,《淮南子·道应训》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因此,劳动便催生了歌唱,劳动者就是最初的歌者。那一首首在民间传唱的劳动号子便是这些歌者集体遗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对劳动——对力量与和谐的歌唱。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渐渐取代了人类的集群劳作方式,所以,那种集体劳动的场景、那种自由快乐的田间歌唱将永远只能在记忆中去追寻和怀念了。
       如今的歌唱是越来越职业化、技巧化、艺术化了,真正属于劳动者的歌声却愈来愈匮乏。细数如今的歌者,扭捏作态者不可胜数,而且越来越趋于一种个人的宣泄,不过倒是这些“小资情调”的歌曲易于流行,时不时刮起一阵旋风,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符号和印记。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人是不能免俗的,常常也就不自觉地——在这些痴男怨女情与爱的艺术中陶醉一回,自鸣得意地附庸风雅几嗓子。当然从个人的欣赏角度看,不是所有曲子都喜欢,好听, 像那“死了都要爱” ,光那歌词就令人毛骨悚然;“狼爱上羊啊,爱得疯狂”,荒唐的逻辑,让人怀疑世界是否真的已叛逆到疯狂;“洗涮涮,洗涮涮”,那种油腔滑调,无由地让人觉得浑身不自在……
       曾经我很诧异,孔子闻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现在想来,韶乐为大禹所制,而大禹是帝王之中真正的劳动者,韶乐也该是对劳动的歌唱罢。其实,人类是从来不曾离开歌唱的,三教九流、贫富尊卑、千行百业都曾与歌唱结下了不解之缘,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和之者众。滚滚长江,淘尽了千秋英雄霸业;寻常巷陌,淹没了多少古今将相。歌唱本来就像吃饭、穿衣、工作和生活一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http://www.h075b.com/
http://www.wwww66comjf.com/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860820528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阿抖学社,值得信赖!
阿抖学社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阿抖学社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阿抖学社 ( 蜀ICP备14032121号-4 )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 18:38 , Processed in 0.071010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